当前位置:首页 > 配电柜 > 正文

配电柜额定功率

简述信息一览:

总电流120千瓦用多大配电柜?

1、A。充电的速度不相同 由于电功率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乘积。当充电桩的额定电压相同的时候,电功率越大,那么它的电流也就越大。假如假如充电桩的额定电压为220v,那么120千瓦的充电桩肯定要比60千瓦的充电桩充电速度快,因为120千瓦的充电桩输出电流比60千瓦的充电桩输出电流大。

2、KW需要用35平方的铜电缆,380V三相100KW负荷电流估计在180A 上下,建议***用3*120+ 1 *95的铜芯电缆或更大的型号这样比较安全,100KW按三 相电源供电,电流约17 7A,选95平方的铜芯线,95电缆载流量是231A左右。

 配电柜额定功率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、U=380*120*732=78***2VA 将伏安转换为千瓦,得到功率为70KVA。这里我们假设功率因数大约为0.8。在低压配电网中,三相四线制广泛使用。系统中的三条线路分别代表A、B、C三相,另一条是中性线N,如果电源侧的中性点接地,则中性线也称为零线。

4、如果预算允许,可选择VV22-4X120平方毫米铜芯电缆双根使用。 如果考虑成本,可以选择铝芯电缆,即VLV22-4X185平方毫米双根。 使用接线端子将电缆连接到总配电柜进线柜的母线排上即可。

5、正确选择电缆规格,需要详细了解电动机的具体参数。例如,需要明确电动机的数量、每台电动机的功率、运行时间(如24小时连续运行、临时使用等)、是否有电加热设备及其功率、180千瓦内是否包含220V设备及照明功率等信息。这些细节将直接影响电缆的选择。除了电度表和电缆的选择外,还需要考虑配电柜的布局。

 配电柜额定功率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配电柜总功率计算问题?

1、Pe是设备容量,一般是将所有设备铭牌容量相加而得到的。Ks是需要系数,是用电设备在最大负荷时需要的有功功率(即Pjs计算负荷)与设备容量Pe之比。Pjs是计算负荷,是指通过负荷的统计计算求出的。Pjs=PexKs。

2、配电箱计算公式主要根据所需负载、功率因数、电压等参数来确定。具体计算公式如下: 总功率的计算公式为:P总 = P1 + P2 + + Pn,其中PP、Pn分别为各个负载的功率。 电流的计算公式为:I = P总 / ,其中U为线电压,cos为功率因数。

3、配电箱总容量肯定是通过负荷容量计算,计算结果用于选择配电箱总进线断路器。先算出两个三相空调回路的容量S1+S2,相加即可。十二个单相回路平均分到三相,可以视为4个三相回路,简单起见,选择最大的单相负荷容量S3为依据,总容量为4*3*S3。S总=S1+S2+4*3*S3,再考虑些余量即可。

4、总功率:P=5+5+5+1+2+2+5+6+4+7+7=35KW。将这些功率尽量均匀分配在三相。

5、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升,现代住宅中的电器种类繁多,包括照明灯具和各类家用电器。 以30安培的额定电流和220伏的有效电压为例,每户的功率计算为P=30×220=6,600瓦,即6千瓦。 对于一个包含220户居民的住宅楼,总功率为220户×6千瓦/户=1,452千瓦。

配电柜数显表是怎么计算功率的?电机380V三相电压,电流26左右,有功44...

1、在选择三相电表时,首先需要计算电路的功率需求。三相电的功率计算公式为P=732*U*I*COSφ,其中U代表电压,I代表电流,COSφ代表功率因数。例如,若电压为380V,电流为60A,功率因数为0.8,则功率P=732*380*60*0.8=31,591W或31kW。

2、电流的计算公式为 I = P / (U * √3),其中 I 是电流,P 是功率,U 是线电压。对于三相电,电流等于功率除以线电压(通常为380伏特)乘以根号3(约等于732)。对于单相电,电流等于功率除以线电压(通常为220伏特)。在选择合适的空开(断路器)时,需要考虑负载的功率。

3、假定交流电的功率因素为1,相电压为220伏特,则把220乘以该相电流就是这一相的功率。用相同的方法求出其他两相的功率,然后把三相功率相加既得。注意的是计算时不能用380伏特乘以电流。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。

关于配电柜功率计算,以及配电柜额定功率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