变压器输出电压的绕组称为副边(还可以称为次级线圈、二次侧)。二次侧电压低于42v的称为安全电压。正确使用安全电压一般不会发生触点事故。
变压器中的“原边”与“副边”是指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。初级绕组,通常被称为原边,它是连接电源的一侧,负责将电网电压转换为适合设备使用的电压。在这个过程中,初级绕组的线包通常较细,因为其电流相对较小,通常布置在变压器内部的更靠近电源的一侧。
将变压器连接到电源的线电压值,为变压器的原边额定电压值。将变压器连接到负载的线电压值,为变压器的副边额定电压值。
位置与功能:原边:指电压的输入侧,是变压器中接收初始电压的一侧。副边:指电压经变压器转换后的输出侧,是变压器中输出转换后电压的一侧。电压等级:对于升压变压器:原边是低压侧,副边是高压侧。对于降压变压器:原边是高压侧,副边是低压侧。
U2,即副边额定输出电压,通常是指在原边加U1时,副边绕组的开路电压。使用变压器时,原边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,一般规定电压额定值允许变化±5%。考虑变压器在有载运行时存在内阻抗压降,副边额定输出电压U2应较负载所需的额定电压高5-10%。
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的分层绕制方法如下:原边绕组的分层:第一层:将原边绕组分为两个相近但不必完全相等的部分进行绕制,如69匝和68匝,或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至如80匝和57匝等,以确保两层能够顺利绕制且不会因空间不足而打不完。将第一部分绕制在变压器的最内层。
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的开发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关键步骤: 确定工作点 选择最低交流输入电压与最大输出功率的匹配:这是为了确保变压器在合理的工作点上运行,减小发热和器件磨损。例如,在输入电压范围为85V到265V,输出为5V、2A的电源设计中,需将最低交流输入电压与最大输出功率相匹配。
当然目前的Vor=122V还是可以接受的。你需要确定匝比吗?匝比Np/Ns=Vor/(Vout+Vdiode)就可以了。假设你输出电压为12V,二极管压降为0.7V,那么匝比Np/Ns就是6了。
如果是100~240电压范围 。EE13足矣 如果是高压,用EE10也可以。 原边120~150匝。副边10匝左右, 原边感量控制在3~4mH 反馈绕组根据电路不同设定。
1、有人说,变压器原边和副边的相位是差180°电角度的,理由是:原边是动电生磁,电压与电流在电感线圈中有90°电角度的相位差,而铁芯的磁场又是和原边电流同步的(同相位),副边感应的电动势是动磁生电,副边的电动势和电流也有90°电角度的相位差,二者叠加,原边电流和副边电流的相位差就是180°。
2、对于单相小变压器(220/12 10w),原边和副边电压理论上存在180°相位差。改变副边同名端标识后,二者可变为同相位。实际情况下,变压器会存在少许的相位误差,通常在1°以内。变压器被视为电压源,电压相位差与负载性质无关。不同负载改变电流相位,而非电压相位。
3、单相变压器同名端输出为同相,没有相位差,异名端输出相差180度。三相变压器根据联接组别不同,相位差不同,总共有12种,每种联接组别之间相差30度。
只要变压器设计正确在工作时不出现磁饱和,次级也是方波,不过初级是脉动直流电,次级是交流电了,因此必须用二极管整流才能得到直流电。变压器和电容器一样具有“隔直”的特性。
所有的开关变压器都是用开关管将直流电压加在开关变压器上,开关管工作在高频状态。开关变压器输出的是降压后的高频方波,输出多组电压不同的方波。方波经整流滤波后输出稳定直流电压。发一个ATX机箱的开关电源原理图。显示器的原理图与这个差不多。另外方波当然是正向的。
就是指开关电源内开关变压器的副边,它是高频变压器,通过原边的电路产生的高频振荡,感应到附边,产生感应电压。副边短路会造成没有输出,电路处于保护状态,轻微短路会造成保护电路反复动作,会出现一闪一闪的现象。
看波形来讲是上半周的开关管失控的可能性非常大,很可能已经坏掉了。
这是一个单端反激电源的电源管波形。负脉冲为开关管导通时的VDS,此时变压器储能,初级电压为电源电压。负脉冲结束后,变压器向次级释放所储存的能量。那段振铃及平台进10uS的正脉冲是次级向初级的反射电压,正脉冲结束是,能量释放完毕。
图1-a是反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的简单工作原理图, 图a中,Ui是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,T是开关变压器,K是控制开关,C是储能滤波电容,R是负载电阻。图b是反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的 电压输出波形。
关于变压器副边电源,以及电源变压器副边电压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