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预留电缆长度的必要性在于确保电缆系统的顺畅连接,同时保持电缆接头的密封性,以保障其绝缘等级,确保电缆系统能够安全、可靠地运行。如果接头密封不良,可能会导致油浸纸干燥或潮气侵入,从而降低电缆的绝缘性能。
2、电缆在槽盒或桥架中并不是完全平直的,有弯曲,有弛度易受潮、易损坏,施工也有难度。所以需要预留电缆长度。
3、kv电缆头长度要预留5m。电缆的设计长度没有规定为电缆头预留5M,但实际上,在设计时,根据电缆的长度,较图纸计算长度增加5-10%。电缆头在槽盒或桥架中并不是完全平直的,有弯曲,有弛度易受潮、易损坏,施工也有难度。所以需要预留电缆头长度。
接头处有严重的接触不良。使用负荷稍微大点就扛不住了。
低压开关柜内导体接头有火花一般为接触不实,经坚固之后一般能够解决。
**漏电起火**:当配电柜中线路绝缘性能下降,出现漏电时,尤其是在较大电阻下,局部温度会升高,引燃周边可燃物导致火灾。 **短路起火**:电线绝缘损坏导致线路短路,电流增大,瞬间产生大量热量和火花,燃烧绝缘层及金属部件,引发火灾。
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,检查接头是否松动,有无电火花发生,电气设备的过载、短路保护装置性能是否可靠,设备绝缘是否良好。合理选用电气设备。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,安装使用电气设备时,应选用防爆电器,绝缘导线必须密封敷设于钢管内。应按爆炸危险场所等级选用、安装电器设备。
漏电火灾:漏电是线路的某个地方因某种原因,使电线的绝缘能力下降,导致电线与电线、导线与大地之间有电流通过,导致火灾。短路火灾:由于短路时电阻减少,电流增大,其发热量超过线路正常的发热量,并在短路点产生火花和电弧,引起附近的易燃可燃物燃烧,造成火灾。
常见的成套开关柜式配电装置类型包括低压配电屏、高压开关柜、箱式变电站,以及***用SF6封闭技术的GIS系统。在防火方面,关键措施包括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,确保接头稳固,无电火花产生,设备过载和短路保护装置有效,绝缘设备状况良好。在易燃易爆环境中,应选用防爆电器,且绝缘导线需密封在钢管内。
1、终端头检修:电力电缆终端头预留 5m;中间接头检修:中间接头盒两端各预留 2m;配电箱/柜:按盘面高+宽(即“半周长”)计算。
2、电力电缆终端头预留的最小长度为5m。 电缆中间接头盒两端各预留2m。 电缆进入控制、保护屏及模拟盘、配电箱等设备时,预留的长度按设备面板的高和宽计算。 高压开关柜及低压配电盘、箱,考虑盘下进出线预留2m。 电缆至电动机,从电动机接线盒开始预留0.5m。
3、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在500kV的情况下,应预留不小于0米的余地。在进行电缆直埋敷设时,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位置需要预留足够的备用段,其中低压电缆不应少于3米,而高压电缆在中间接头处至少应预留0米的长度。
4、电力终端头处,需预留5米,这也是为了检修而设定的最小值。 电缆中间接头盒两端各需预留0米,同样是为了检修而设定的最小值。 电缆进入控制、保护屏及模拟盘等处时,需预留高+宽,即按照盘面尺寸计算。 高压开关低压配电盘、箱时,需预留0米,这是从盘下进出线时的最小值。
一般情况下,高压开关柜开关触点最高温度不应超过 75℃。
温升和隔离触头的材料、表面处理、绝缘方式有关。如果***用铜触头表面镀银结构的话温升不得超过65K,使用的环境温度最高一般为40度,因此最终温度不得超过105度。
法律分析:配电房温湿度根据设备不同,低压开关柜温度15度,湿度75%以下;高压开关柜温度25 度,湿度50%以下。配电房低压开关柜***用GB7251-2005,配电房为10KV的高压开关柜***用GB3906-2006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》 第二十二条 国家提倡电力生产企业与电网、电网与电网并网运行。
配电室规定温度为-5℃~+40C。配电房温湿度根据设备不同,低压开关柜温度15度,湿度75%以下;高压开关柜温度25度,湿度50%以下。相对湿度:90%,海拔高度:1000m以下。人工巡检的方式保证现场恒温恒湿比较难,如何才能确保现场处于国家规定的高压配电房温湿度范围之内,只需要一套高压配电房温湿度监测系统。
1、强电井尺寸建议为5mx2m(100m左右高层),超高层3mx2m(200m以下)。但实际上电缆厂家不可能生产很长的电缆。铺设电缆时,按电缆出厂的长度铺设,中间不开断的,除非电缆太长铺设有困难才开断做中间头。
2、规范上是不超过100m,但实际市政上都不超过50m,一般30-40m,这个主要是敷设电缆受机械的限制,特别是大的电缆,距离长了无法拖动。《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》(07SD101-8)中,直线段上电缆井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。
3、在进行电缆铺设时,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埋设方式。对于10KV电缆的直埋铺设,通常要求深度不小于0.7米,而在农田中则要求深度不小于1米,以保证电缆的安全性和耐用性。如果电缆需要穿过道路,建议在电缆外部加装钢管进行额外保护,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电缆受到外界的损伤。
4、当使用钢管进行10KV电缆的直埋铺设时,电缆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.7米。在农田地区,这一深度应不小于1米。此外,电缆在穿越钢管时需要得到适当的保护。 电缆通过管井进行铺设时,相邻电缆井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30至50米之间,以保证电缆的合理布局。
5、一般来说电缆沟深0.8米或者浅一点0.6米,但应考虑电缆弯曲半径及电缆预留余量(主要是高压电缆);10kV配电柜一般没有低压屏高,低压屏高度一般2米高;屏顶预留空间0.5米;所以一般高度,从电缆沟底算的话要5米比较合适。如果还有母线桥还需加母线桥高度,大概0.5米,也就是4米高。
6、避免安全隐患。电缆沟内支架宜每800mm设一组,穿管前2米内不宜设支架,最下层电缆支架距地坪、沟道底部的净距不宜小于50~100mm。电缆沟、井需满足防止外部进水及渗水的要求,纵向坡度一般为6‰。通长电缆沟应考虑伸缩缝,电缆沟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,确保电缆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。
关于低压开关柜接头,以及低压开关柜接地方式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